0-3歲可以算得上是寶寶成長的黃金時期,在這段時間里,寶寶的腸胃發育對寶寶的影響是非常大的。但0-3歲寶寶的腸胃處于一個脆弱環境,據部分媽媽反映,寶寶經常會出現腹瀉、腹痛等問題。
其實腸胃不好大都是媽媽在照顧寶寶的時候沒有上心導致的,也有的是媽媽過于寵溺寶寶,慣出來了寶寶的一些“壞習慣”。
1、飲食沒有規律
正餐不好好吃,零食卻不停嘴,這是許多寶寶的壞習慣。這樣的飲食習慣,會導致孩子的腸胃功能下降。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偏食,任何一種食物吃的過量都會對腸胃有害。
另外,市面上琳瑯滿目的飲料,因含添加劑和色素過多,對小寶寶的腸胃有百害而無一利。炸薯條、炸雞翅、油條等這些油炸食品營養流失嚴重、油分高,容易給寶寶的腸胃造成負擔,造成消化不良和食欲不振,也會影響寶寶正餐的攝入。
2、食用過涼或過燙的食物
冰激凌香甜可口,寶寶吃起來往往不愿停嘴,但是過涼的食物進入胃中,很快會引起胃黏膜血管的收縮,胃酸的分泌、消化因子的分泌都會受到影響。寶寶的胃十分嬌嫩,長期以往容易造成不同程度的傷害。
另外,過燙的食物喂進去以后,也會對寶寶的口腔黏膜、食管黏膜和胃黏膜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傷。
3、寶寶大都喜歡用手抓食物吃
手上有很多細菌、病毒,如果吃東西前手沒有洗凈,很容易將細菌帶到寶寶體內,就很可能患各種疾病,如絳蟲病,蛔蟲病等,這些病毒在肚子里,寶寶的腸胃功能也會受損。
碰到以上不良習慣怎么辦呢,墨莊本草教你“全方位”呵護寶寶。
1、飲食均衡營養豐富
夏天不能貪吃生冷食物,可安排清淡爽口、蛋白質豐富且易消化的食物。油膩、多糖食物要限制攝入,多喝健脾胃的小米粥、胡蘿卜泥、蒸熟的蘋果泥等。
另外,一定要吃早餐,胃是一個嚴格遵守“時間表”的器官,胃液的分泌在一天中存在生理性的高峰和低谷,以便于及時消化食物。
胃酸和胃蛋白酶如果沒有食物中和,就會消化胃黏膜本身,對胃黏膜造成損害。而且,嬰幼兒吃飯的速度一定要慢。
2、保持個人衛生
常言道“病從口入”,所以一定要注意平時的衛生。不要給寶寶吃剩菜剩飯;在吃飯前要洗凈手;家居環境要保持清潔,經常開窗通風。還有,平時可以多帶著寶寶到戶外走走,這樣可以增強免疫力。
3、疾病重在預防
腸胃不好實為脾胃虛弱所致,脾胃要慢慢調理,墨莊本草保健浴液調理,中藥水療,溫和有效。